主页 > imtoken钱包开发 > 打着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等幌子,传销机构6个月吸金3.2亿

打着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等幌子,传销机构6个月吸金3.2亿

imtoken钱包开发 2023-06-17 05:10:09

打着“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数字中国”的幌子,短短6个月,线下发展30层,吸纳9万余个会员账号。吸收投资金额为3.2亿元... 2019年9月25日,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检察院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的陆某等人提起二审判决省:一审判决维持原判。至此,这种新型的网络传销骗局已经结束,其组织者已经落伍。

GGP积分6个月席卷全国

“如果你错过了比特币,你就不能再错过 GGP 积分了。我在短短两个月的投资中赚了几万美元,比银行的钱还快。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张女士去补习班接孩子,和老师聊天时发现了一个新的投资项目,叫做“GGP共赢积分”。补习班老师的介绍让她很兴奋。 ,但她也纳闷比特币传销400亿,“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好的东西吗”? “这是北京的一个项目,网上到处都是报道,怎么骗人?”顶不住介绍人的诱惑,张女士支付1万元注册为银卡会员,并通过介绍人给了自己的账号。密码包含 2,000 GGP 积分。根据网站规定,GGP积分每周最多释放3%到另一个比特币网站进行交易。没过多久,张女士就发现她的 GGP 积分出现在了比特币网站上。价值快速上涨,点击提现,数万元轻松入账。盈利的张女士非常高兴,正要向亲朋好友介绍这个项目。没想到,比特币网站上的GGP积分突然贬值。她越想越觉得这是个骗局。

2016年3月,连云港市公安局接到匿名举报,卢某等人以“互联网+”为幌子,在连云港地区推广“虚拟货币GGP共赢积分”项目,通过互联网支付会员费开发会员,以及利用虚拟积分变现的盈利模式,涉嫌网络传销。

比特币传销400亿

经查,这是一个起源于北京、覆盖全国的骗局。 2015年11月起,卢等人依托在北京注册的环球环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互联网上运行“环球环球共赢积分”项目。虽然公司表面上的营销方向是经贸咨询和企业管理咨询等,但实质是人们通过花钱注册会员或高价购买一些无人认领的商品来获得积分。公司根据投资金额确定会员等级,普通卡、银卡、金卡、钻石卡以5000元、10000元、50000元、100000元为会员标准,投资金额比例为5:1释放对应的GGP积分,例如普通卡会员有1000 GGP积分。有积分的会员可以在国内比特币在线交易平台BTC100网站(现已停产)进行积分兑换兑现。银卡会员王先生用他的2000 GGP积分进行交易。一开始,一个GGP点5元,逐渐涨到10元/点。但王总不知道的是,这背后是环球通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后台操纵GGP点的价格,制造利润的假象,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

打着“区块链”的幌子一夜暴富

经过调查,神秘公司及其背后的主要交易员浮出水面。出生于1977年的卢,中专毕业后,继续寻找赚钱的路,做过私募基金,教国学。 2015年,他以毁林罪被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判处缓刑。其间比特币传销400亿,他还想一夜暴富,通过自己的“弟子引导文化院”做公益,不断结识各界人士,寻求新的投资项目。很快,他就认识了程、于等人。程有类似产品的经验,于有技术和市场,王有丰富的人脉。他们一拍即合,并将目光投向了虚拟货币。优越。

之后,以卢总为首的几位“股东”利用互联网在全国推广“GGP共赢积分”项目开发成员,成立了全球通用(北京)科技公司,开始公司化运营。陆氏集团成立的“公司”并不简单。其中有从事过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有投资虚拟货币经验的人,有大学教授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有各种关系和人脉的人。 《社会人》等。他们在北京朝阳区、丰台区等发达地区的核心区域设有数层办公楼。他们有产品部、办公室、技术部、客服部等部门。他们定期对员工进行金融知识培训。技术、公关、宣传、市场开拓等部门各司其职,打造像正规公司一样的专业化运营模式。

比特币传销400亿

一开始,卢等人借助团队自身的社交关系和朋友圈,不断宣传“GGP共赢积分”项目,并逐步在全国各地发展代理和线下。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他们在智能养老、旅游地产、农业、产业投资、能源矿业等领域与不存在的项目合作,辅以“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噱头. 《泰晤士报》、《新一轮科技革命创新》等一系列蛊惑人心的宣传文案,欺骗了投资者的信任。考虑到“区块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卢某等人在北京一些会场举办了“互联网金融”论坛,欺骗了一些主流媒体帮助宣传,并利用“数字中国”这个机会迷惑了观众。伪装官方声音。

铺天盖地的宣传吸引投资会员,后台操纵带来高额利润。有人投资,有人参与。这个吸金组织发展迅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出租车公司老板的余,利用自己广泛的人脉,频繁在微信群和朋友圈转发关于GGP和电子货币的文章。于先生自己投资了几十万元,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不断培养同事、朋友、下属参与投资GGP项目,并带着下线到北京参加年度项目会议。至于于本人,他通过比特币网站提取了超过 320 万元人民币。仅余有26个线下关卡,1300多个线下账号,传销超过5700万元。

锁定传销本质,严控“犯罪分子”

立案后,海州区检察院成立专案组及时介入,指导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案子大,证据繁琐,涉案人数巨大,涉案金额巨大。如何表征案件?如何区分众多涉案行为的性质?与传统传销案相比,办案公诉人发现该案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打着“科技+金融+商业”等多重名称炒作,高度混乱;公司化经营,分工明确,专业性强;线上营销,线下传销结合,组织性强;宣传平台抬高,宣传广。对此,办案检察机关紧扣案件“生命之门”,在网络传销、宣传内容、公司收支等人员结构上进行突破,着力破解案件难题。表征。

比特币传销400亿

办案检察官通过查阅公司账簿发现,公司大部分收入来自会员入会时缴纳的会员费,只有一小部分是购买商品,甚至很多会员没有购买商品一点也不。公司钱的本质是“线下”,新人的加入和所交的会费。截至事发时,公司账面收入超过2亿元,其中超过1亿元用于托盘,即积累积分给会员制造利润的假象,也用于宣传费用,会议费用,员工工资,网站开发和市场开发费用。 ,返还客户投资资金,发放股东分红,发展下一轮“大健康”等新骗局。一些股东从公司拿走了大笔资金。例如,程某通过向公司出售价值数十万元的家具套现1150万元,王某通过购买字画套现近300万元,卢某以购买房地产的名义套现2000万元。袁等人。经比对公司收支明细和传销平台电子数据,办案检察官确认购买产品和积分是幌子,项目收入来自线下开发,锁定传销的精髓。

由于本案涉案人员众多,如何区分涉案人员,如何“说服”好,做到精准打击,成为困扰办案检察官的又一难题。 “传销组织通常是‘金字塔’式的销售模式,因此很难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组织和领导行为。一般来说,在传销组织中,除了基层销售人员外,传销其他层次的员工都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行为,因此正确认识传销组织中的组织领导行为尤为重要。”办案的检察官说。

首先是准确识别人员级别。经课题组讨论研究,领导者身份的认定应从责任管理的范围、营销网络的层次、涉及的金额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因此,办案检察官将传销案件的嫌疑人分为三个层次:发起人、区域传销牵头人、对组织的建立和扩大起关键作用的人员。严格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严格认定为组织者和领导者。

此外,对未参与传销活动的,以及因证据问题无法确定传销角色的,将严格依法定罪。例如,朱和江作为传销直销商,在他们的个人 GGP 网络地图中返回调查,并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证明他们的组织和领导角色。因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认定为不充分。

比特币传销400亿

追加抓捕,力争受到惩罚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海州区检察院针对部分犯罪嫌疑人在传销活动中的作用比已抓获的共犯更为关键的事实,及时作出了逮捕决定。例如,被取保候审的程某作为公司股东、GGP项目发起人之一,在项目推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是传销组织的高层人员。在保释候审期间,他否认了这笔钱,也没有配合传票。据此,海州区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作出逮捕决定。

因案件复杂,海州区法院两审,于2018年12月29日作出一审判决。一审法院认定卢某犯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并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100万元。 100万元。该组织的其他成员被判处二至六年有期徒刑,并处以10万元至80万元不等的罚款。被告不服,于2019年1月7日提起上诉。连云港中院认为,本案证据确凿。考虑到部分被告人的立功表现,9月25日,二审法院裁定维持一审。原定罪和主刑对部分人员的罚款数额进行了调整。例如,陆将被罚款95.5万元。

检察官的评论

比特币传销400亿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院助理检察长(检察官)梁晶晶:

大数据警告我们传销的爆炸性和井喷式增长。据传销判决统计,自2013年传销案件司法解释颁布以来,全国疑似传销案件急剧增加。如今的传销不再是过去的口碑模式,而是借助微信、语音视频聊天室等社交平台,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用“资本运作”、“消费投资”、“互联网理财”、“众筹”。 “慈善互助”搞新传销活动。

在本案中,卢某等6位发起人决定创建“全球通用共赢积分”项目,俗称“GGP”项目,并利用电子货币的热潮打造虚拟货币网上交易模式,但没有在幕后告诉投资者价格操纵的虚假繁荣,掩盖其转移资产的最终目的。名义上,他们只能通过购买产品和发送积分才能成为会员,但实际上会员只是充值而不接收产品。会员从多层次的投资中获利,然后在BTC100网站上卖币兑现,创造独特的体验。一个封闭的类似区块链的交易模型。为了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他们曾邀请近万人举办宣传会。他们利用媒体宣传,通过网络平台和公司造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了一大批会员。传销的概念层出不穷,方法繁多复杂。我们只能睁大眼睛,认清本质,记住,任何以发展人数或会员投资作为返利基础的人都不要加入。

检方在办案之余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传销频频上演?眼花缭乱的传销项目,已经从捕捉人们最初的盈利欲望,变成了一种如梦如幻、无法抗拒的诱惑。在成功的加持下,他们控制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就像这个案例一样,很多传销参与者都知道产品和价值观有很大的不同,不断扩大的层次和普通传销完全一样,但是因为被传销领导洗脑,他们认为自己是“区块链+比特币”全球经济新浪潮的引领者和掌舵人。对此,检察官提醒,每一份幸福都来自现实,每一份成功都源于努力。

(原标题:“在一系列新名词下,“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数字中国”、“比特币”、“GGP积分”……成为宣传这个传销组织的幌子”)